非遗破圈之路在延展-凯发k8国际
正月里,新春的喜气依然在线,围绕“非遗”展开的传统文化活动也在基层各地多姿多彩地不断“上演”。感受文化自信,从“非遗”保护到“非遗”传承,有关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主题如今“出镜”频率越来越高,非遗的“破圈”之路也越行越宽!
坚定文化自信,党和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在尽自己的力量。为更好展现镇江非遗的魅力,去年下半年至今,镇江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市文广旅局推出“镇江非遗之美”一系列报道,将丰富多样、具有浓郁本土特色、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用融媒体方式呈现在市民眼前,博得了社会广泛关注与好评。如今,文化自信带来的“沸腾”也经常有。早在2021年,京口区“非遗”圈就沸腾了一波,10位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集体创作各自领域独特作品,深情献礼建党百年。非遗传承人们感慨,正是有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如今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地位”才被越来越抬高。
强化文化自信,“非遗”历久弥新,更孕育着新时代的种子。最近,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实践队伍来到镇江西津古渡社区开展“新年话非遗 动听泥叫叫”活动,队员们和省非遗泥塑“太平泥叫叫”传承人周宝康就非遗人才的代际传承和技术衔接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一边是老手艺人的传道授业,一边是新时代青年的活跃思想,两者的激情“碰撞”,产生了与时俱进的艺术火花,实现薪火传承。
挖掘释放“非遗”更大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推进“非遗”产业化也是时代所需。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富含人文底蕴的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文创市场未来可期。服务“非遗”的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政策制度保障力度,为“非遗”有关文创发展铺平道路,同时文创类企业或团队也要积极与“非遗”项目对接,做专业的“推手”,把魅力和精彩带到更多人的生活中,真正让“非遗”点亮“古今思绪”。(谭艺婷)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 标签: